《东极岛》上映前可谓是高调宣传,打着一波波火热的前奏,声势浩大。然而,电影上映后的表现却不如预期上海炒股配资,口碑分化严重,一部分人推崇它,但同样也不乏批评的声音。相比之下,未曾如此热衷宣传的《南京照相馆》反而轻松取胜,似乎早已超越了《东极岛》在口碑和票房上的表现。
导演管虎大概也未曾料到,打败他的竟不是电影质量本身,也不是演员演技不佳,而是他对国人情绪的把握不够精准。如今,国人已经厌倦了对曾给我们带来伤害的国家展现无底线的仁慈,而《东极岛》显然未能触动他们的共鸣。
这部电影的票房失利,口碑的崩塌几乎是必然的。观影后许多观众纷纷表示,时间白白浪费了。值得一提的是,《东极岛》不仅承载了管虎的全部心血,妻子梁静作为制片人也四处奔波,拉赞助,付出了无数的努力与心力,压力可想而知。为了挽回票房,主创团队不得不走上路演的道路,向大家诉说制作的艰辛,并邀请明星们观影助阵,可惜一切努力却未能扭转乾坤。
展开剩余83%梁静在台上情绪崩溃,痛哭恳求大家支持并为电影宣传,强调“《东极岛》很优秀”,但口碑一旦倒塌,往往很难挽回。
有一点可以确定,《东极岛》在《南京照相馆》之后的上映,注定是有些“吃亏”的。现如今,《南京照相馆》已经将同类题材的电影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,若管虎依旧沿用旧套路,片子必定让观众失望。《东极岛》虽然有朱一龙这样的演员加持,凭借他扎实的演技和拼劲吸引了不少观众,但电影最终却未能满足大家的期待。
观众的吐槽可以归结为几个主要方面:
首先,改编上的失真问题。原型事件中,渔民们基于朴素的人道主义进行自发救援,而电影却将其动机改编为“日军压迫下的复仇觉醒”,这一点被批评为“用西方个人英雄主义解构东方集体精神”,大大背离了真实历史的精神。
其次,电影在数据上的失真也引发争议。影片将营救384名战俘的史实压缩成三人获救的戏剧性结局,且未提及次日日军搜捕导致381人再次被捕的关键细节,导致观众质疑影片的历史责任感。
再者,文化符号上的争议,影片中出现了英国战俘教渔民认识地球仪等虚构情节,而这些情节被指暗含殖民视角,与纪录片《里斯本丸沉没》中的感恩情怀形成鲜明对比。
尽管如此,电影也有其支持者,认为它突破了国产战争片的传统套路,水下长镜头、暴风雨救援等工业化的制作手法代表了中国电影技术的一次飞跃。而朱一龙那段嘶吼炸船,吴磊那令人印象深刻的眼神变化,也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。
然而,反对的声音也同样强烈,尤其是导演管虎的“历史虚无主义”创作风格,继续沿用了《八佰》中的问题,一些热评指出,“善良不该被利用,历史不是童话书”,这一观点获得了上万的点赞。
除了剧情和改编问题,导演过去的一些“黑历史”也再度被提起,进一步加剧了影片的负面评价。这些争议让《东极岛》的口碑急转直下,也直接导致了票房的下滑。
影片首映日,票房一度达到6984万元,甚至超过了同期热门影片《南京照相馆》的首映票房(6017万),一时间,大家对这部电影的前景充满期待。但随着口碑的发酵,票房开始迅速下滑,预测最终票房从原本的40亿暴跌至12亿,而《南京照相馆》则以17亿的成绩形成了明显的碾压。
总的来说,《东极岛》可谓是高开低走,尽管在视觉呈现和演员表现上得到了部分认可,但其历史改编所引发的争议成为了最大槽点。
从一些网友的评价来看,他们的观点非常直接:“看完之后总觉得不太对劲,明明我们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,为什么我们还要去拯救世界?更别提那些伤害我们的人,我们难道要一直以德报怨?”
也有观众深有感触地表示:“没有任何人有资格要求我们去原谅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,也没有人能要求我们为外国人出手,外国人的命很重要,但我们的命也同样重要!”这种情感表达,无疑是《东极岛》触碰到的核心问题。
但也有观众认为,票房的高低并不能直接决定电影的好坏,真正的评价还需要时间来检验,正如某些高票房电影《水饺皇后》一样,虽然票房成绩不差,却依然有些观众表示自己并不喜欢。其实,或许并非电影本身的问题,而是《东极岛》与《南京照相馆》撞期,后者对国人情感的触动,实在无法轻易被超越。
发布于:福建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配资免费炒股_股票在线配资_联华证券配资观点